[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8年 20卷 1期
刊出日期:2018-01-31

学术研究与交流
研究报告与评论
专题研究与讨论
   
学术研究与交流
1 王文智
教育研究与“学生负担”的建构
从话语研究的视角看,学生负担并非是给定的客观实在,而是话语的、历史的建构物。在这一制度性对象的话语建构过程中,教育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减负”规则的确立和相关活动的开展,并基于规则进行观察和推断,使学生负担这一假定的存在表现得真实可感。关于学生负担的研究话语和政策话语紧密结合,强化了对教育生活进行表征的特定方式,顺应了其中暗含的权力关系设置,压缩了以其他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概念化的可能性。只有将学生负担作为一种话语建构来理解,认识到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才有可能摆脱当前的思维和表述模式。
2018 Vol. 20 (1): 1-34 [摘要] ( 1595 ) [HTML KB] [PDF 5338KB] ( 248 )
研究报告与评论
35 陈广春 熊和平
书包的形制与重感现象研究
从形制上说,半个世纪以来学生书包的变革大致经历了意识形态符号、学生身份符号与教育消费符号三个阶段。书包的外观、材质与结构,暗含着特定时代的教育规训方式及其运作机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书包复杂且细致的结构,反映了学科知识的秩序、地位及其权力运作模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书包的重感具有物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与现象学等多学科与多层面的来源,这些重感的来源既相互交叉又相对独立。书包的重感机制是:学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不同方面的重感,并且这些多重矢量综合构成的重感,都被挪移到了狭小的书包里面,共同构成了书包现象学的重感体验。为此,政府、学校、家长与书包生产商等从不同的价值立场与技术旨趣出发,提出了为学生“减负”的不同方案。但随着书包的电子化趋势,为学生“减负”面临着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与教育悖论:书包越来越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却越来越重。书包隐含着我国当前学校教育的秘密,甚至是国家宏观教育体制的密码。
2018 Vol. 20 (1): 35-98 [摘要] ( 1607 ) [HTML KB] [PDF 9285KB] ( 429 )
专题研究与讨论
99 王独慎
从“涵养”到“塑形”——修身教科书中的近代德育演变路径
对于清末民初修身教育的研究,学者们已经从“臣民-公民”和“家-国”的社会历史变迁视角进行过一些探讨。本文则将视角转换到与社会历史情境相关的个人生存情境上,从教科书中显现的道德观念及其所折射出的人的存在方式的变迁这一角度来探查近代德育的演变路径。首先,“道德”和“伦理”的含义在近代发生了变化。“伦理”地位的提拔凸显了社会关系在人的生存情境中的位置。“道德”由社会伦理来限定。这就改变了传统以“成人”为目的的德育观念,“道德”不再是贯通整体生存情境的人格“气象”,而窄化为个人对社会规范的遵守。现代教育体制建立后,以传统人文经典为基础的“通人”教育转变为现代分科式专业教育;同时,伦理学、生理卫生学和科学心理学解构了传统修身教育的身心合一观,“身”不再是“己”的完整存在,而是现代体育卫生观念下的躯体。此后,不断凸显的社会伦理和国家意识使得近代道育由传统的性情“涵养”转向了公民“塑形”。余论部分对近代教育与社会转型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实际上,检视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传统“修身”的心性精神恰恰可作为构建现代社会成员平等人格的观念基础。
2018 Vol. 20 (1): 99-126 [摘要] ( 1624 ) [HTML KB] [PDF 4316KB] ( 311 )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编辑部公告
· 全文已经更新到2021年第1期(25)辑!
· 1-24辑可以查阅全文。2019年起集刊已经可以在中国知网查阅!
· 网站开通啦!
· 网站开通啦!
· 欢迎投稿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更多...     
 
  友情链接
     华东师范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2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