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2002年 3卷 2期
刊出日期:2002-09-01

学术研究与交流
研究报告与评论
专题研究与讨论
   
学术研究与交流
1 许美德
为什么研究中国教育?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了解中国教育的过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是了解自我的一个组成方面,而未来中国的健康发展,以及中国清醒、积极地参与到全球共同体中去,都必须以了解自我为基础。其次,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了解自我还需要去了解其他国家,因为这些国家从外部施加影响并且曾经对现代中国的教育体系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再次,各式各样的教育实验贯穿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每次教育实验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理念?其利弊得失又体现在哪里?对比较教育来说,这些都是极具学术价值的问题。然而又有谁比那些亲身经历实验的中国教育家更应该来分析这些早已过去的教育实验呢?最后,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目前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到底能为全球共同体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作为新近加入WTO的经济体,中国在经济领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尤其成为人们的兴趣中心,但是,如果要提起在教育领域为全球共同体贡献有价值的理念,那么中国又该具体承担何种责任?很明显,缺少对自我以及自我的历史的深刻理解,就很难回答,当全球共同体正在寻找新的教育方向时,中国能够或者应该与全球共同体分享什么? 
2002 Vol. 3 (2): 1-16 [摘要] ( 2435 ) [HTML 1KB] [PDF 2257KB] ( 833 )
17 周勇
知识、教化与欲望:中国十一世纪的教育话语
本文运用知识考古学的话语分析方法,通过考察中国十一世纪几种著名的教育话语,揭示它们的构成方式,以及教育话语背后的“教化欲望”。从中将会看到,从范仲淹、王安石到苏轼、程颐,教育家的理论框架发生了一次断裂,也就是由设计政教制度改革,渐渐变成了沉思如何使人身及其存在“天理”化。教育话语的理学化所导致的结果为:一方面是打着天理旗号的教化欲望向人的其他欲望显示至高无上的教化权力,另一方面则是文学、经济以及现实生活领域频繁表现出来的对理学教育的悲剧性反抗。无疑,中国古典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张格局,正来源于理学教育天理与人欲两分的思考方式,而中国近世历史也因此陷入一种悖论性的发展轨迹。
2002 Vol. 3 (2): 17-82 [摘要] ( 2284 ) [HTML 1KB] [PDF 9872KB] ( 649 )
研究报告与评论
83 谢仁业
上海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
本研究报告主要通过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调研主要采取了资料分析,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及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深入各高校进行学科、专业调查研究。主要从把握学科专业的全球最新发展趋势和上海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宏观背景入手,对上海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主要方向进行分析,上海各高校相关学科专业结构现状、调整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然后提出学科专业创新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2002 Vol. 3 (2): 83-126 [摘要] ( 2364 ) [HTML 1KB] [PDF 5484KB] ( 507 )
127 王伟廉
中国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策略探讨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本科以上的人才培养而言,各个国家极为不同。其中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科专业的划分与设置体制,或者称为学科专业制度。本文将从《上海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申开来,探讨不同的学科专业制度,着眼于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及作用问题,寻求两种学科专业制度的结合点.
2002 Vol. 3 (2): 127-142 [摘要] ( 2454 ) [HTML 1KB] [PDF 1990KB] ( 617 )
专题研究与讨论
143 刘云杉
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
本文通过对清末一位塾师长达四十余年的日记所做的文献研究,彰显了科举废除前后一位私塾教师所体受的文化、国家、社会的种种权力,以此透析士绅与国家的关系。本文的基本框架为:在“失意”部分,剖析科举考试作为硬的制度权力是如何训诫教师的生命历程以及塑造教育与国家、教师与教育、教师与国家之间种种扭曲的关系;在“守志”与“末路”部份,将进一步指出,多年研习所积淀的士绅惯习作为软的文化权力又是如何训诫教师的精神世界。
2002 Vol. 3 (2): 143-174 [摘要] ( 3066 ) [HTML 1KB] [PDF 3906KB] ( 968 )
175 唐芬芬
教师言语行为的课堂透视:一项质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对桂林市Y小学八位分别任教语文、数学和英语教师的课堂观察和访谈进行研究。本文的观察和分析视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规范情境的营造、知识的叙述和情感的交流,由此来透视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透过“教师在课堂环境中说了些什么,如何说,为什么这样说”的追问,从而解释和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存在状态和生活方式。
2002 Vol. 3 (2): 175-255 [摘要] ( 2549 ) [HTML 1KB] [PDF 10215KB] ( 580 )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编辑部公告
· 全文已经更新到2021年第1期(25)辑!
· 1-24辑可以查阅全文。2019年起集刊已经可以在中国知网查阅!
· 网站开通啦!
· 网站开通啦!
· 欢迎投稿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更多...     
 
  友情链接
     华东师范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2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