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洪昌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 23(2): 1-60.
在中国语境之中,学校空间布局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自从清末新式教育移植入中国本土后,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处在空间持续扩张态势,1979年之后才扩张停止并出现逆转,基层学校开始大规模调整。基层学校空间大规模调整,在学界引发了大量研究与论争。本研究从空间视角出发,结合基层学校历史变迁,试图重新解释学校在中国县域空间之中的分布演变。研究者将县域空间作为一个最基本研究单元,认为这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中国。根据中国地理空间特点,研究者提出了两类理想型县域:一个中东部平原标准县、一个西部标准县。研究者描述了两类县域之中学校分布空间特征,从而为学校分布变迁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图式。研究者发现,学校有空间范围不等的生源圈,并随着学段上升和时代演进而急剧扩张。学校分布与县域面积、轮廓、县城位置、人口、乡镇等因素紧密相关,在不同地域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西部县域,人口稀少而幅员辽阔,在近似方形县域空间之中,学校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布局。在中东部平原县域,县域空间轮廓近似圆形,县城一般会位于圆心位置,造成了难以遏制的农村生源向县城迁移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