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敏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2008, 12(1): 149-169.
如果说企业关注偏远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方式既创新又扎实,那么教育工作者更应根据各个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站在资源共享、民主平等、机会均等等实现教育公平的立场上,更全面地为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更全方位的政策、资金、人员、研究成果以及道义上的支持和协助,使这些地区真正受益于经济增长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王建研究员的报告《远程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能力——来自四川省康定县的案例研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政府面向西部中小学校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资源分配、机会与平等、教师发展、资源建设、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这项报告关注的主题,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关心的。
从另外的视角来看,国家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和政策上的扶持需要大批的各级管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执行力将其转化为偏远农村地区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得以提高的现实。因此,在关注偏远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视域中,需要把各级学校领导者的技术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因为他们技术相关的决策、管理、服务和评价的态度和能力是保障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被浪费、各项政策得到执行的重要条件。而在最基层的执行层面,学校校长的技术领导力则更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