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仁业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2001, 1(1): 203-218.
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为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大学聚集了与知识的发展和传播相结合的所有传统职能:研究、革新、教学和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另一项职能即国际合作,并应增加到这职能当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1998年巴黎国际高等教育会议也将高等教育机构全球化“合作”列为与针对性、质量、筹资与管理并列的四个关键的主题之一,并认为与高等教育机构相互影响的各种不同环境,正处于全球化、国际化、区域化、民主化、大众化、非本地化、边缘化、分散与技术化等不可逆转的变化之中,必需对这多种变化作出“决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
丁钢、刘德恩先生著《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及发展(1978-1998)》,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与发展,揭示了全球化与本土化既冲突、又相融的互动关系。文章具有历史纵深感和文化、制度层面的透彻感。
文章从对外开放概念起点上展开理性思考,也提出了教育国际化概念和地域差异及其特殊性的空间概念。带给我们的进一步思考是,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并行的主流思潮,也是全球化与本土化互动的结果之一,更是教育开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提升。由此在这里,作一些必要的评论和补充。